培育未来领导人才

全球营商环境瞬息万变,企业需要一支多元、灵活的团队,以及建立一个持续学习的文化,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领袖。在本篇文章,我将阐述中电如何加强人才发展,以确保我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并蓬勃发展。
2024年6月3日,星期一

营商环境不断急速演变,而电力行业的变革规模和速度更是前所未见。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上新技术涌现带来连番冲击,正重塑能源行业的生态。与此同时,经济和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使行业极度不稳定。

为应对竞争激烈的环球营商环境,企业较以往更加需要支持及鼓励员工进修和成长,全面发挥所长,让他们能够与时并进及突围而出。在此情况下,企业若能及早洞悉有利未来增长所需的关键技能,并配合全面的人才发展策略,就能够抢尽先机,奠定行业的领先地位。

现今所需的技能可能在不久将来就会被淘汰。我近期阅读的一份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报告指出,在五年内,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将受到科技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冲击。新职位增加的数量追不上一些现有工作被淘汰的数目,将导致全球就业市场净减少1,400万个职位,相当于目前全球就业人数的2%。

该报告指出,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市场渴求的工作技能包括创意思维、分析思维、技术素养、好奇心、灵活性和抗逆力。换句话说,这些技能是具前瞻性的企业在制定人才发展策略时应关注的领域,以确保员工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2023年至2027年间重要性日增的五大工作技能。

装备团队迈向未来

随着香港走出疫情阴霾,并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经贸关系愈趋紧密,本地企业迫切需要审视其人才发展策略。这包括制定全面的策略,确保香港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以满足本地及内地庞大市场的需要。

在中电,我们积极扩展中国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业务,为工商客户提供各种专属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协助他们为业务减碳及发展。

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紧密联系,为加速中的能源转型带来庞大机遇。因此,我们正投放更多资源,致力建立能够满足客户和社会需要的团队。透过积极招揽和挽留人才,我们致力建立一支多元化、跨世代且精通数码技术的团队,为未来的挑战作好准备。

建构多元、共融的企业文化

培育未来员工团队的基石在于鼓励持续学习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一展抱负,实现更美好、可持续的世界。现今的青年人希望工作不只是为了维持生计,更期望透过工作获得动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电更新的价值观架构,以「照亮美好明天」为宗旨,承诺培育新一代领袖,确保集团能够充分把握数码化和减碳带来的机遇。我们的目标是鼓励员工拥抱不断学习、去旧习和再学习的精神,一起追求卓越及打造一家与时并进的企业。

在公司内部,我们致力培养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为员工提供精心设计的网上和实体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技术、商业和领导技能、以及数码化和设计思维方法。这些课程配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帮助员工发展新技能并开发个人潜能。

我们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诚为目标,培养他们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我们赋权员工,让他们工作更投入、更专注,从而表现得更出色。我常对同事们说,要打造一家与时并进的企业,我们要常怀赤子般的好奇心,灵活变通。

中电提供多元化的事业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充份发挥潜能。

从见习生到董事会的旅程

我特别向大家介绍中电为期两年的见习工程师计划。在1988年,我透过这个计划与一群满腔热诚的工程系毕业生加入中电成为见习工程师。计划让见习生轮流在不同部门工作,藉此接触中电广泛的业务范畴,更能全面了解电力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见习工程师计划让我体会到领导才能可以透过培养和发展而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有机会在公司尝试不同的岗位。这个计划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机会的新世界,只要你渴求知识并且有信心肩负更大责任,我深信它也会对你产生同样的影响 –– 只要你准备好跨越你的舒适圈。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我,透过公司资助修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进一步加强我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为未来晋身管理层打好基础。

作为全面人才发展策略的一部分,中电投放大量资源来支持员工的专业发展,而将他们调派往不同岗位工作以及完善的领导发展计划是其中重要一环。我奉行 70/20/10 的学习与发展原则,相信 70% 的知识来自相关的工作经验,20% 来自与同事和朋友的互动,余下的 10% 则透过正式培训而获得。

培育未来领袖绝对不限于初期培训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投资。要培育全面的领导才能,我们鼓励定期的工作调动,让同事在不同部门累积经验,加深对业务的理解,获取全面及广泛的技能,确保中电集团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能源市场。以我为例,在担任中华电力总裁一职及现任中电控股首席执行官之前,有机会在电力系统资产管理、策划、设计、运行和维修、电力质量管理、业务及规管事务策略等范畴任职,为事业奠下根基。

像中电一样,香港很多公司都为工程系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而我们确实需要更多工程专才去支持行业的发展。为启发学生和青年人对电力工程专业的兴趣,中电有不同举措支持政府在推动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STEAM)教育以及职业专才培训方面的努力,以扩大本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中电亦有一系列招聘和培训计划,支持有志从事电力行业的青年人。同时,中电学院提供一系列获认可的学术及专业资格课程,当中包括与职业训练局及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首度合办的跨境电工作业人员培训课程,为有意在大湾区发展的青年人装备技能。

中电提供丰富的人才发展计划、培训课程,及专业认可资格,为不断演变的电力行业培育人才。

创造平等工作环境

中电致力于培养多元共融和平等的文化。我深信多元化的团队有利破旧创新,带领企业走得更远。多年来,中电的员工一直以男性为主导,正因如此,我们积极增加女性员工的数目,特别是女性工程师,提倡性别多元化。

根据麦肯锡一份在2023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在性别多元化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企业往往更具竞争力,与排名在最后四分之一的企业相比,有39%较高机会取得优于同侪的财务表现。这一数字较2015年的15%大幅提高。中电性别多元化的长远目标是在2030年底前,将管理层的女性比例从2016年的仅22%提高至50%,增幅超过一倍,并同时提升女工程师的比例至30%。

中电的女工程师比例已从2016年的9%提升至2023年的13.3%。我们目前正在更新集团的多元化策略,目标在2024年前完成。

为促进性别平等,我们为女性工程系学生提供师友计划,并赞助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修读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 (STEM)的相关科目,藉此培育新一代工程师。这些举措正好展示出我们发掘和培养新一代工程师的决心,确保每个人、不论性别都能充分发挥所长,携手塑造行业的未来。

中电致力培养多元文化,女性在中电管理层职位和工程人员数目中的占比日增。

 发掘成功之道

培育人才是一个多层次而复杂的过程,不只限于为员工装备适合现时或未来工作所需的技能。其关键在于创造共同愿景,并推动员工发展未来必备的能力,例如应对能力、抗逆力、灵活变通、沟通技巧、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等。将这些能力融入我们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实现长远的成功。

中电建立了一套培育未来领袖的全面、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们透过培养具备信任和协作的多元工作团队文化,结合赋予他们所需的技能,推动业务稳步向前、成功发展。

中电在亚太地区约有逾8,000名员工。我希望每位员工都具备应对能源行业急速发展所需的技能及数码能力。

减碳及数码化正在重塑电力行业,我们必须竭力培育目光远大、有志向的行业领袖,在这关键的年代继续带领行业向能源转型迈进。

中电致力提升员工的技术及数码能力,应对能源行业的急速发展。


订阅我的网志,以获得最新的行业见解。订阅即表示您同意本个人资料收集声明中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