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机会参与由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率领的特区政府代表团,前往大湾区考察,借此深化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的经贸合作。我一向以推动减碳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此行能够亲眼见证这个繁荣地区推动中国内地的低碳转型,我感到非常鼓舞。
在考察期间,中电与内地的合作伙伴签署了两份协议,希望透过结合我们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从而推动运输业的低碳发展,包括在香港提供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这两项协议进一步扩展中电在大湾区的创新节能及洁净能源解决方案。不论是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还是协助企业更高效地管理能源,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通过大湾区的紧密融合,协助我们的客户减碳并实现增长。
加强区域合作对香港的可持续未来至关重要。
洁净能源的里程碑
两项新协议彰显中电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减碳的坚定承诺,同时延续我们与内地伙伴多年来的跨境合作。
2014年,中华电力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分别持有青山发电有限公司(青电)的七成和三成股权。青电的重要项目包括龙鼓滩发电厂两台设计先进的联合循环燃气涡轮发电机组D1 及 D2,以及去年启用的香港首个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与青电合作前,中华电力早于 1979 年首次与广东省联网,并于 1994 年投资中国内地首个大型核电项目—大亚湾核电站—为香港供应电力。
在大亚湾核电站投产30年之际,我们正为洁净能源专线系统进行增容工程,为香港输入更多零碳能源作准备,并有助我们逐步淘汰燃煤发电。至今青山发电厂四台历史较悠久的燃煤发电机组有三台经已退役。
学习转型之道
回想这些重大的项目,不禁让我停下来,反思过去多年中电的转型及减碳旅程。36年前我加入中电任职见习工程师时, “减碳”、“可持续发展”这些用语可谓闻所未闻,更遑论是市民大众的日常谈论话题。在70年代,香港的经济仍然十分依赖石油。直至1982年,就在我加入中电前几年,青山发电厂开始营运,以煤炭取代石油作为主要的发电燃料,以满足伴随香港经济起飞而急剧增长的电力需求。
随着事业发展,我先后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目睹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转变,也见证了中电如何与时并进,透过系统升级和服务转型,把握洁净能源领域的新商机。
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环保标准亦更趋严谨。我们在1990年代投资大亚湾核电站和龙鼓滩发电厂,果断地引入核能和天然气发电。中电自 1996 年起采用来自海南岛附近的崖城气田的天然气发电,是首家从南中国海采购天然气的境外投资者。2013 年起,我们经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从中亚输入天然气,确保了现今香港可靠且价格合理的电力供应。
之后我们进一步多元化燃料组合,使天然气发电的比例从 2019 年的不足30% 增至接近 50%。2023年,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入使用,作为第三个天然气供应的来源以确保我们获得可靠且具价格竞争力的天然气供应。
核电则满足全港约四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为支持特区政府在本世纪中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正准备透过跨境及区域合作,引入更多低碳能源,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新技术及创新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电动车充电、供冷系统、电池储能及楼宇能源管理等,以协助住宅及商业客户减碳。中华电力透过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计划,支持香港客户在其物业安装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统。我们提供技术建议,并协助客户把系统安全接驳至我们的电网。我很高兴告诉大家,该计划至今获审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接近400兆瓦,足以满足超过 98,000 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此外,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证书计划让工商客户以灵活、简便的模式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每张可再生能源证书都代表中电在香港利用太阳能、风能及堆填区沼气项目所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权益。
在香港以外,中电正在全面扩展中国内地的可再生能源组合,以支持国家在 2030 年前碳达峰及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澳大利亚,我们继续开发灵活发电容量项目,包括储能项目,并对现有发电厂进行升级工程,以支持澳大利亚的能源转型,同时配合雅洛恩电厂于2028年退役。印度方面,Apraava Energy 正积极投资输电资产和智能电表项目。
迈向绿色未来
时至今日,“减碳”已不再只是一个流行术语或遥不可及的目标。在气候变化加剧和更严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披露要求下,减碳已成为政策制定者、企业行政人员以至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议题。减碳、数码化和人才发展是中电的策略重点,也是我们为持份者缔造光明未来的关键。
早于 2007 年,中电便推出《气候愿景2050》,以引领我们履行使命,实现愿景。我们在今年初完成策略检讨,强化了 203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使其更接近将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的目标。其他减碳目标及承诺则维持不变,包括于 2040 年前淘汰燃煤发电,并于2050 年底前在我们整个价值链上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
把握机遇推动转型
本月初,我有幸与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以及中国内地的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庆祝大亚湾核电站投产30周年,以及我们与中国南方电网合资成立青山发电有限公司10周年。我们聚首一堂,庆祝中电利用低碳能源支持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内地建立紧密联系,实现跨境战略合作的成果。
作为亚太区规模最大私营电力公司之一的首席执行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父亲,我深知能源规划对下一代的重要性。当我举杯向宾客祝酒时,我憧憬着在未来的世界,风能、太阳能、及核能和氢能等可持续能源点亮万家灯火、推动经济增长。日后,我希望洁净能源不再是昂贵的替代品,而是在电池系统等绿色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支持下,成为一个可负担的不二之选。
我们比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发挥创意,坐言起行。在中电,我们决心减少业务的碳排放,同时协助客户实现减碳目标。我们对减碳及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坚定不移,肩负责任并把握宝贵的机遇,推动深远的变革,重塑能源行业的格局,让未来世代享有一个天蓝气清、洁净能源充裕的绿色世界。
中电举办“同行望远 · 低碳能源建香港”酒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主要商业伙伴和社会各界翘楚庆祝香港过去三十年的减碳里程碑。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指出中电与中广核和南方电网的策略性伙伴关系,充份体现区域合作带来的强大力量和效益。